外事接待|不忘初心“志“在清荷

2017-12-29 19:10:21

不忘初心  “志”在清荷

SCAS 清荷师生工博会志愿者活动侧记

 

2017年11月11日,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19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沪圆满落幕,此届展会在参展规模和专业观众数量上均创出了历史新高,据大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本届中国工博会共吸引境内外专业观众超16万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6.67%。



在本届工博会主宾国馆——英国馆内,有一支统一佩戴清荷绿色名牌的志愿者队伍也格外清新亮眼,他们是本届工博会唯一 一支来自学校的外事志愿者队伍——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清荷师生志愿者团队。


新时代承接新任务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是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个通过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业品牌展。



英国作为第19届工博会的主宾国,由六位部长带领120多位政企代表前来参加,规格空前。而且本届工博会是上海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国际性会展活动,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工博会组委会办公室所在单位,需筹备实施主宾国各项活动,包括主宾国重要官员接待,以及国内各级领导巡馆翻译工作,困难着实不小。得知这一消息,秉承着“上为主管部门分忧解难,下为清荷师生创造锻炼平台;外树学校清荷形象,内储商会后备人才”这一理念,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积极响应需求,主动提出承担主要外事接待任务,并配合外事翻译工作。



志愿者

队伍

一支由10名商会校骨干教师和6名上海商学院中高职贯通一二年级学生组成的清荷师生志愿者队伍由此产生,大家以高度的热情、专业的服务投入到了本届工博会的外事接待服务工作中,主动承担起了职业学校的社会责任。


 

外事能力得到新提升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外经处领导在分配外事接待任务时,给予清荷志愿者团队充分的信任,并委以重任:5名老师担任VVIP联络官,接待英国1位正部级和4位副部级的官员;3名老师、学生担任巡馆翻译和经信委领导参加活动时的贴身翻译;2名学生在新闻部工作;2名老师参与全局事务性协调工作。师生们准备在这个国际盛会的大舞台上一显身手,既能展示自身的实力,也可以锻炼外事接待、协调和沟通等各项能力。

 


然而,外事无小事。各级领导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更给了我们大量的支持。组队后,学校即召开了动员会,外经处张莉副处长以生动详实的案例向师生们描述接待中可能会碰到的难题及巧妙化解的方法,要求志愿者们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尽全力完成工作。陈文珊校长向大家提出了“大国形象、大气优雅、大局意识”的十二字方针,要求志愿者们时刻牢记。党委书记乔蔓菁和纪委书记陈震也分别提出了要求。


志愿者们虽然在校内都有较为丰富的外事接待经验,但考虑到他们是首次接待高规格、高级别的VVIP,经信委外经处精心安排了岗前的外事接待礼仪培训,请具备丰富外事接待经验的市外办综合业务处陈翔宇处长为大家做接待工作时的要点、难点的解析,外经处张莉副处长亲自带队前往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会展中心进行踩点……



通过动员、培训,清荷志愿者们对外事接待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进一步完善了细节的不足,外事接待礼仪和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圆满完成了工博会期间的接待工作。


国际视野得到新开拓


本届工博会举办了“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高峰论坛、“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等系列论坛,邀请了全球城市管理者、决策者和城市政府代表、世界著名大城市市长、中外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CEO、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高级官员和专家共同交流和探讨经济发展的前言课题。



清荷志愿者们陪同VVIP、市领导和经信委领导们一同参加了这些论坛和巡馆工作。在工作现场,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中国国力的强大,我国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及创新技术都已位于世界前沿。这场“工业盛宴”在拓宽清荷人视野的同时,也使师生们产生了新层面的思考——如何在未来工作中,帮助学生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人?如何在未来学习中,找对自我发展的方向,成为社会需要的人?


清荷时代接续新奋斗


11月7日至11日,短短一周的时间,清荷志愿者团队在工作前期、进行时和未来时都得到了委领导、校领导们线上线下的关心和支持。工作有困难时,第一时间帮助协调;工作疲惫时,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探望慰问;工作顺利完成时,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鼓舞打CALL。

 


本届工博会志愿者工作的圆满完成对于“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清荷人而言是新的起点、新的开始。作为职业教育者,亲临工博会现场感受时代变化、现代制造业和工业发展的迅猛之势,未来对于国际化、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清荷人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和完善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清荷学子铺就人人都可出彩的芬芳之路。



在新时代,清荷人的职教之梦、国际化之路仍将继续。


还能输入140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正在加载中,请稍等...正在加载中,请稍等...

返回顶部
主题管理
置顶
删除
加精华
修改
打气
屏蔽
转发
禁止回复
过户